重力分选过程的松散与分层
1.分层的基本原理
重力分选过程中,矿粒群是从自由沉降到干涉沉降直至自然堆积连续变化的过程,也就是矿粒群从松散到密集運步变化的过程,变化的标志是动力作用逐步减弱,静力作用逐步增强,随着矿粒群密度的增大,达到某程度后,前述的沉降规律将不存在。矿粒群的分层有多种假说,其中两种是:
(1)按位能学说分层。把矿粒群与水作为一个系统,根据分析知,分层前矿粒群的位能大于分层后的位能,按热力学第二定律,只要颗粒有相对运动的条件,分层即自发进行,直到位能降低到最低状态为止,即密度大的矿粒在下层,密度小的矿粒在上层。
(2)重介质分选假说。把松散的矿粒群与水作为悬浮液,由悬浮液的密度决定矿粒群的分层。密度大于悬浮液的矿粒就穿过悬浮液下沉到底层,密度小于悬浮液的矿粒不能穿过悬浮液就上浮在上层。上述两种假说都是以静力因素起决定作用,充分按密度差进行分层,有力的解释了跳汰的分层原理。此外,在摇床床条间及溜槽底部矿粒群分层时,细粒级重矿物在最下层的离析现象,是矿粒群在密集条件下静力作用分层的最好体现。